清乾隆二十七年(公元1762年),清高宗爱新觉罗·弘历(乾隆皇帝)沿南北古驿道南巡。因久仰崇尚东海兰陵“二疏”散金之德,遂绕经沂州府(今临沂市),于驻跸处召沂州知府李希贤,予以褒奖。应知府李希贤奏请,为赞誉疏广、疏受而在沂州行宫题写二疏城御碑诗。诗文如下:
荒城名尚二疏存,
置酒捐金广主恩。
贤损志愚益其过,
不惟高见实良言。

题二疏城
壬午仲春御笔
赐沂州府知府李希贤
李希贤旋命勒石建碑,置于临沂城南关阁子门外。碑高6尺,有碑亭。石碑和碑亭所在街道即以御碑为名,曰“御碑街”。
清世宗雍正十二年(1734年)升沂州为府,辖区东滨黄海,西连兖州府(辖峄县等县),南邻江苏省徐州府,东北抵青州府,西北与泰安府接壤。
李希贤,字季廉,四川长寿人,拔贡出身。清乾隆十八年(公元1753年)春,由湖南桃源同知升任沂州知府。上任之初,“取州邑之志而观之,或繁而未提其要,或简而未悉其详”,遂于乾隆十九年秋主持纂修《沂州府志》。任职期间,功勋卓著。清乾隆二十八(公元1763年),升任云南迤西道道员。
《沂州府志》载有二疏城位置:兰山县西南百五十公里,汉二疏归老于此。城内有二疏祠。
二疏城乾隆御碑本应置于峄县“二疏城”处,因峄县时属兖州府,且沂州府为彰显其绩,遂置于沂州府驻地(现御碑街居委附近)。后几经辗转,藏于孔庙后之明伦堂孔庙东墙。现该二疏城御碑存于临沂市博物馆对外展出,碑身已断裂,碑文尚好。是否原碑,尚待考证。